年度健檢又來了!


果然過了30之後,接著又認識一些新的人體"狀況"名詞


自費項目再次選了超音波項目


記得去年照了超音波,有一邊的卵巢腫大,由於是生期期前,事後追蹤確定已無腫大現象


由於生理期剛過,這次一照也確定沒有腫大的樣子


而且,這回的檢驗師是位女性喔!!感覺上很專業也很細心,照了好久,再三確認再放螢幕解說


感覺自費的錢花的有值得


跟以往檢查的感覺不同了,有改觀。之前的人員都讓我覺得很敷衍…只想速速交差的樣子


以前的老醫生都簡單問個兩三句就收件了事。


 


進門前在排隊時候,阿總排在後面讓我覺得有點小壓力,要讓他先檢查他又客氣說不用


由於檢查的時間比較久,先是照了腹部,再往下是骨盆、卵巢。


心理有些小壓力啊…外面的大人在排隊…我還以為已經檢查完畢,才被告知還有一項甲狀腺


哈哈…,檢驗師還笑我,有花錢的就要檢查完啊!


仔細的檢驗師先是問了我最近一次檢查有沒有異狀,什麼時候,連那一種超音波檢查方式都問


這才讓我了解,原來超音波有兩種,腹部超音波以及陰道超音波!


當然我們一般最直接方便,男女通用的,就是在肚子上塗了涼涼的膏狀液體,


然後用檢查儀器滑來滑去的腹部超音波


腹部影像看起來很正常,沒有脂肪肝,胃、肝、胰、脾都正常


卵巢、骨盆也正常,就是照到子宮時候,她看了再看,確定之後也讓我看了下螢幕


說是子宮前壁有3公分的肌瘤。看我一臉茫然不解的樣子,


叫我不用擔心啦!90%的女性都會有這樣的現象,是良性的


後續只要定期到婦科追蹤就可以了!


之後照甲狀腺,發現右邊有2.3個,左邊有1個結節,或許可以從血液的甲狀腺現象檢查看看


最後總結的醫生也跟我說不用擔心,通常這種多發性(很多顆)的結節都是良性的,若只有一個才需要擔心


觸診及肉眼觀察其實看不出來,血液檢查也不見得可以完全判斷


總之,經過檢查真的對自己的身體又有進一步的了解!


同時在專業人員的解說下也很放心及安心


--------------------------------------------以下網路補充資料-----------------------------------------------------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指子宮的肌肉細胞或其結締組織細胞異常增殖所致,是一種無致命危險的良性腫瘤。


子宮肌瘤的發生率很高,愈是「經濟發達」的地方愈高,荷爾蒙藥物的濫用亦是不可輕忽的原因,其他的病因包括遺傳、營養……等因素。


一般來說,生育年齡的婦女發生子宮肌瘤的機會為20%,也就是說四個人中會有一位發生。尤其是不孕或未曾生產過的女性,因為荷爾蒙的影響,較易產生肌瘤;而肥胖婦女體內脂肪組織中所產生的雌素酮,會刺激為成熟的子宮肌肉細胞增生,也是屬於子宮肌瘤的高危險群。


子宮肌瘤自然演變史,是受女性荷爾蒙刺激而持續的成長,從女性的生殖期,直到緩慢進入更年期後就逐漸地變性而萎縮。


依據解剖學的統計,三十歲以上的婦女有百分之二十以上有子宮肌瘤,肌瘤有大有小;由統計顯示,百分之四十到七十的女性有小結節,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成長為較大的肌瘤;一般來說,二十歲發病的女性較少,而三十到四十多歲才開始顯現,過了更年期後機率又會下降。


由此可以了解子宮肌瘤的罹患和女性的生殖年齡關係密切,因此,肌瘤的產生和女性荷爾蒙的長期刺激之關連性值得我們注意。


若產生子宮肌瘤會視肌瘤生長的位置及大小而呈現出不同的症狀,生長在子宮外的話並不會有症狀;子宮腔內的話,會有出血、月經不規則的情形;生長在子宮頸內,會阻礙受孕,此外月經出不來,會有經痛。另外,若肌瘤過大,壓迫到神經,可能會產生大腿疼痛;壓迫到膀胱,會產生頻尿;壓迫到腸子會有便秘的情形。


只有極少數的子宮肌瘤會發生惡性肉瘤變化,約佔子宮肌瘤的千分之五左右,多見於年齡較大,停經期後的婦女。


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大多數病例都不須開刀,但是要密切追蹤觀察,以及適當的各種保守療法。


處理的原則是依據患者的年齡、生育要求、症狀的嚴重性、腫瘤的大小……等來考慮。


大約30%的人會有月經延長及月經量變多、或月經前點狀出血表現。不正常的出血常引起缺鐵性貧血,所造成的病狀如心悸、易疲倦等。


一旦得知身體有肌瘤時,應以不憂不懼的平常心來對待;事實上,依「整體醫療」的觀念,肌瘤是身體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它為何會變成這個腫瘤,最需要檢討的身體自身,不但不應有「除之而後快」的態度,反應以最大的愛心及慈悲來看待身體大家庭中的「不良成員」,並導正它,這種平和、友善的心情對於肌瘤的發生不但可抑制且可改善;中國傳統醫學認為肌瘤的病因是氣滯及血瘀,生活自然、輕鬆、充滿愛心,身體自然會氣順血通;近代西方醫學認為肌瘤病因和卵巢功能紊亂女性荷爾蒙過多有關,而好的情緒正是最佳的預防之道。


關於肌瘤患者的飲食應以自然素食為主,嚴格避免食用與動物生殖系統有關的食物或是含有大量荷爾蒙的食品(包括加工的和天然的),這些食物包括乳類及其製品、蛋類,以及以荷爾蒙飼養的動物之肉類;有些植物食物,如石榴、蕃薯、紅蘿蔔、某些豆類……等含有和女性荷爾蒙有關的植物荷爾蒙(如異黃酮),亦應避開。


以高纖、低脂、低糖、素食為主的飲食療法對於肌瘤有減少流血及疼痛的作用,且可使肌瘤纖維縮小。


正確健康的飲食對於情緒有正面影響,病情自然會有改善;良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是健康的基礎。


在「正常化」生活與飲食期間,要隨時密切觀察肌瘤的大小,至少每二、三個月內診或超音波掃描一次,並注意症狀的輕重,看肌瘤是否有變化。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體中出現腫塊,如果甲狀腺中只出現一個結節叫做單一結節,出現一個以上就是多發性結節。甲狀腺結節是內分泌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若以理學檢查來看,大概百分之4至百分之10的成年人口中有甲狀腺結節,但是如果以解剖和超音波檢查之資料來看,可以高達百分之40以上。甲狀腺結節患者以婦女和老年人居多。


引起甲狀腺結節的原因,目前並不太清楚。個人體質因素的差異、遺傳、居住地區、飲水、食物皆有影響。如深井水中的腐植質可能會引起甲狀腺腫,所以有些甲狀腺結節的形成,可能與患者小時候飲用地下水有關。


一般俗稱『大脖子』就是甲狀腺腫大。甲狀腺腫大並非表示有病,因甲狀腺腫大也可以是生理性肥大,其中包括青春期或懷孕。下視丘-腦下垂體-甲狀腺構成體內甲狀腺荷爾蒙分泌主軸。正常情況下,甲狀腺促素會增加甲狀腺對碘的攝取,以增加甲狀腺荷爾蒙對碘的製造。在飲食中缺乏碘,下視丘分泌甲促素會刺激腦下垂體分泌更多之甲狀腺刺激激素,而甲狀腺刺激激素使甲狀腺攝取更多由食物或飲水而來的碘,但甲狀腺刺激激素會促使甲狀腺細胞的生長,因而甲狀腺會肥大。


女性罹患甲狀腺結節是男性的八倍,但男性一旦被告知有甲狀腺結節時,將來衍生惡性的機會是女性的兩倍之多。甲狀腺結節發生的原因不明,與碘攝取量過高或過低、甲狀腺急、慢性發炎、家族遺傳等都有相關性。

雖然甲狀腺結節的問題是相當普遍,但甲狀腺結節通常是沒有特別的症狀,脖子不會有壓迫的感覺,所以大部份人不會發覺自己的甲狀腺出了問題,往往是在例行健康檢查或因為其它病況檢查時才被發現。造成甲狀腺結節的原因很多,但惡性腫瘤佔的比例很少。當甲狀腺結節是屬於多發性的結節時,很難去判斷那一個結節會是惡性的,不過一般多發性結節較少發生惡性變化。良性的甲狀腺結節,並不需要開刀切除,除非有惡性的傾向或是壓迫到呼吸道或是造成吞嚥困難,甲狀腺腫時,應避免食用致腫物,像菠菜、甘藍、蘿蔔、花椰菜、大豆、地下水等。


在營養補充方面,複合形式的抗氧化營養素、魚油、天然輔酵素、硒酵母等都可減緩腫瘤的進行;大麥苗中的抗氧化酵素可調節甲狀腺的機能。在日常飲食中應避免攝取含咖啡因、煙、酒、油炸燒烤食物等刺激性的食物,並避免照射放射線、接觸化學物質等,以降低癌化的可能性。


------------------------------------------------------------------


 


我想最重要的,要保持心情愉快、多運動、飲食均衡,才是保養身體的首要


把一切都看作正常的現象,不了解才會慌張,了解之後就安心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米小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