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自己,然後給了自己壓力,就好像不斷灌氣的氣球
當到達一定的飽和程度時,只要輕輕一刺,就會爆炸
從小到大,很容易為了別人的一點點肯定而自信
小時候,老師覺得我很會讀書,所以我把唸好書當成是責任
不管想玩什麼,看什麼小說,一定要先把書唸完
爸爸覺得放假要回家才是愛家的表現
所以假日不跟同學出去玩,畢業不到外地工作,回家,是我做女兒的責任
好像這些責任很重要,重要到一定要由我來完成,所以我也變得重要
高職社團當不成社長而成為執行長,我以輔助社長為使命
大學康輔因著學長姊的期盼成了社長,我更以維持社團榮耀及壯大社團發展為責任
不過當責任與人為感觀因素放在一起時,反而不見得能夠相通,與貓哥相處失敗就是一例
自我放大自己的缺點是,當身邊另一面不同看法的人出現時
碰了釘子,就成了打擊,現實,就是這麼兩面的殘忍
蘇姊上任,這是人事變動的第一天,我開始學會縮小自己的課程
上一次的震憾教育是在去年七月,那時候剛接帳務的工作
起步時期的力不從心,常常讓會想放棄自己
如果自己能力不及,倒不如趁早離開,不要成為團隊的絆腳石
好像是昨日感觸,又湧上心來,已經過了三季了,漸漸也變得能獨當一面作業
我記得靜勤姊的曾經對我的期望,也記得淑君曾經對我的肯定,還有其他人的支持
我感謝這些人對我的愛護,代表我曾經的努力方向是正確的
選擇留下,自以為自己的責任重大,不能輕易就撇下一切
"她們都說過妳很好,很看好妳,不過我並感覺不出妳的好在那裡
在這個地方就別指望學到什麼,就是領一份薪水
以前的模式勢必要改變,捨棄依賴,強壯自己"
感謝蘇姊的開導與指示,雖然我用了一整個早上來思考
人是很渺小的,原來我並不如自己想像的重要
最了解我的蘇姊,也看透我最平凡的地方
因為我年紀最輕,所以自私的佔據了大家的包容與鼓勵
工作人人搶著做,而我何必放大自己,並非無人可取代呀!
我需要工作,而不是工作需要我!!
很快的,楊氏家族相關人員就慢慢滲透這個區塊
空缺的坑擺上神像,也只能僅供景仰
我們只能繼續加油,撐到不能撐為止。
或許那天我真正徹底的想通,就會鬆開手,放開一切,也放過自己